雅馬哈貼片機控制原理
一、REFERENCE RUN在STAR軸、Z軸REFERENCE RUN完成后,Y軸就進行REFERENCE RUN。順序如下: 1 Y軸正向運動。 2 當零點SENSOR的信號從1變成0時,Y軸電機反轉。 3 當零點SENSOR的信號從0變成1時,SCANNER尋找**個零脈沖。 4 將找到的**個零脈沖位置作為零點,將數據存入軸控制卡。 5 產生END SIGNAL信號,等待下一個運行指令。
二、雅馬哈貼片機Y軸SESOR圖 1 光柵讀頭:檢測零脈沖點,檢測當前Y軸位置和電機旋轉方向。 2 光柵尺:有位置刻度和零脈沖點。相鄰零脈沖點的間距為50mm。 3 SENSOR1:檢測參考位置,觸發光柵讀頭找零點;檢測負硬極限。 4 SENSOR2:檢測正硬極限。 5 正、負軟極限: 正、負硬極限以內300digit處,即為正、負軟極限。
三、Y軸零點和軟極限 1 Y軸零點:不能夠輸入,由CALIBRATION而生成。 2 軟極限:測試硬極限的位置,再根據硬極限的數據,確定軟極限的數據。
四、鄰近極限區域的運動 1在正硬極限缺口處:(即正硬極限與參考位置之間的區域,SENSOR1感應信號為0)Y軸在運動中,當vnominal≥4時,控制部分會緊急制動,切斷Y電機電源;當vnominal<4時,Y軸繼續運動。 2在負硬極限缺口處:(SENSOR2感應信號為0)Y軸在運動中,當vnominal≥4時,控制部分會緊急制動,切斷Y電機電源;當vnominal<4時,Y軸繼續運動。
五、零點SENSOR插頭松動時的運動情況(即零點SENSOR的信號為0) 1 在做REFERENCERUN時,若零點SENSOR插頭松動,則Y軸向負方向運動,越過負硬極限,直到被止動橡膠柱擋住。在這種情況下,應盡快按緊急停止,不可讓Y軸撞硬極限,以免Y軸電機和伺服控制系統因過載而損壞。 2 在CONTINUOUSRUN,且Y軸在負硬極限缺口處時,若零點SENSOR插頭松動,此時,因SENSOR1和SENSOR2的信號都為0,Y軸會顯示極限錯誤而停機。 3 在CONTINUOUSRUN,且Y軸不在負硬極限缺口處時,若零點SENSOR插頭松動,此時,SENSOR1信號為0,SENSOR2的信號為1,Y軸因vnominal≥4時,控制部分會緊急制動,切斷Y電機電源。
六、雅馬哈貼片機控制系統方框圖 注釋: 1 MC的控制信號與光柵讀頭信號合成。 2 將合成信號放大。 3 將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 4 將模擬信號輸入到伺服卡。 5 放大模擬信號。 6 經橋式輸出,供給電機。
機器視覺系統工作原理
高性能貼片機普遍采用視覺對中系統。視覺對中系統運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當貼片頭上的吸嘴吸取元件后,在移到貼片位置的過程中,由固定在貼片頭上的或固定在機身某個位置上的照相機獲取圖像,并且通過影像探測元件的光密度分布,這些光密度以數字形式再經過照相機上許多細小精密的光敏元件組成的CCD光耦陣列,輸出0~255級的灰度值。灰度值與光密度成正比,灰度值越大,則數字化圖像越清晰。數字化信息經存儲、編碼、放大、整理和分析,將結果反饋到控制單元,并把處理結果輸出到伺服系統中去調整補償元件吸取的位置偏差,最后完成貼片操作。
那么,貼片機通過對PCB上的基準點和元器件照相后,如何實現貼裝位置自動矯正并實現精確貼裝的呢?這一過程是貼片機通過一系列的坐標系之間的轉換來定位元件的貼裝目標的。我們通過貼裝過程來闡述系統的工作原理。首先PCB通過傳送裝置被傳輸到固定位置并被夾板機構固定,貼片頭移至PCB基準點上方,頭上相機對PCB上基準點照相。這時候存在4個坐標系:基板坐標系(Xp,Yp)、頭上相機坐標系(Xca1,Ycal)、圖像坐標系(Xi,Yi)和機器坐標系(Xm,Ym)。對基準點照相完成后,機器將基板坐標系通過與相機和圖像坐標系的關聯轉換到機器坐標系中,這樣目標貼裝位置確定。
然后貼片頭拾取元件后移動到固定相機的位置,固定相機對元件進行照相。這時同樣存在4個坐標系:貼片頭坐標系也是吸嘴坐標系(Xn,Yn)、固定相機坐標系(Xca2,Yca2)、圖像坐標系(Xi,Yi)和機器坐標系(Xm,Ym)。對元件照相完成后,機器在圖像坐標系中計算出元件特征的中心位置坐標,通過與相機和圖像坐標系的關聯轉換到機器坐標系中,此時在同一坐標系中比較元件中心坐標和吸嘴中心坐標。兩個坐標的差異就是需要的位置偏差補償值。然后根據同一坐標系中確定的目標貼裝位置,機器控制單元和伺服系統就可以控制機器進行精確貼裝了。
以上是貼片機回收小編來講解一下雅馬哈貼片機控制原理和機器視覺系統工作原理。更多的貼片機原理知識就在貼片機原理知識欄目。